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激发了全球的投资热情。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需重点推建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三个区域性的能源共同市场。
6月15日至16日,第四届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5)》(下称《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在发布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各国能源合作意义重大。
《报告》建议,推动建设东北亚、中亚和东南亚三个区域性的能源共同市场,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建设东亚、东南亚的天然气交易中心。
中国社科院建议,将河北曹妃甸港建造成集储运、交割、结算为一体的天然气交易中心。连接中俄东段天然气管线、中亚和西气东输管线,以及西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的海上液化天然气进口三大供给线,并与环渤海、东北亚巨大消费市场相衔接,形成辐射东北亚、东南亚的天然气交易中心。并加强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加快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油气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与东亚定价中心的形成。
2000年后,全球天然气市场呈现消费东移、生产西移的特点。亚太地区的消费量在2008年超过欧洲,2011年超过前苏联地区,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消费区。
今年年初,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
今年1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获批,这是中国政府批准的首个石油天然气现货市场,由多元化资本参与建设。
尽管中国是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一直缺少天然气定价基准价。设立天然气交易市场,在亚太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天然气定价权和话语权,对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中国社科院还指出,要推动中国中亚能源管线与中巴经济走廊、西亚能源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中国西部、中亚五国、巴基斯坦和西亚地区、里海沿岸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
这一地区覆盖了大约2亿人口,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市场潜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点发展领域。
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重点在于电力领域。包括加强中国南方电网与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电力项目的互联互通,形成区域性电力网络,利用清洁的水电资源改善南方地区的能源结构。
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秘书长刘强表示,能源合作除了重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要考虑货币、资本、商贸、金融合作,推动形成亚洲能源共同市场。可以参考北美和欧盟的能源共同市场的成功经验,通过共享金融平台的方式推动形成亚洲能源共同市场。